分類

教育新聞

2020-07-08

免試入學中投區錄取門檻提高 中一中97點、中女中95點

教育新聞
國中教育會考免試入學今天放榜,中一中一般生最低錄取點數97點、5A、6個+、作文4級分;中女中95點、5~6個+、作文4級分以上。
READ MORE
.

教育新聞
國中教育會考免試入學今天放榜,中一中一般生最低錄取點數97點、5A、6個+、作文4級分;中女中95點、5~6個+、作文4級分以上。
READ MORE
.

國中教育會考免試入學今天放榜,中一中一般生最低錄取點數97點、5A、6個+、作文4級分;中女中95點、5~6個+、作文4級分以上。圖/台中市教育局提供

國中教育會考免試入學今天放榜,中一中一般生最低錄取點數97點、5A、6個+、作文4級分;中女中95點、5~6個+、作文4級分以上。

台中一中今年招生校長陳木柱表示,2020年核定招生名額822人,較2018年95點、2019年94點高,預估原因有五點原因:今年國中教育會考中投區男生表現稍佳,且男生考生人數較多。其次是中投區國中教學成效佳、高分群考生相對於全國比例較高;另外,今年教育部規定每班減少1人,總招生名額也比去年減少。

陳木柱說,108課綱上路後,各校辦學方向是關鍵,中一中辦學成效卓越、申請入學榜單亮眼,受到學生與家長肯定與信賴;第四點是新課綱課程規劃完整且多元、對於學生豐富學習歷程檔案助益良多,有利升大學之準備;最後,中一中首次辦理各場次招生說明會,有些高分群考生會抉擇「直升私校?讀中一中?」透過說明會讓考生、家長有選擇依據。

台中女中今年核定招生名額620人,今年共錄取638人(含適性安置、原住民、身心障礙)。教務主任王裕德說,錄取中女中一般生需要5A(約需要5~6個+),作文4級分以上,積點95點以上。

中女中統計今年錄取成績分布,積點111點14名、110點共47名、109點共15名,積點100點以上共415名,約佔錄取人數65%。去年錄取92點,今年錄取門檻也提高。

十二年國教輔導團種子教師、忠明高中教務主任陳建銘指出,全國今年高分群變多,從序位區間公布時的考生人數分布,就能明顯看出,今年中投區的高分群人數,又比全國各考區人數多。

陳建銘表示,考生先決定要不要留私校直升,高分群放棄私校直升再填志願,加上今年政策各校各班少1人,整體拉高前段學校的錄取門檻。

國中教育會考108課綱

2020-06-12

影響國中會考20萬考生!新課綱實施高中選校大作戰:成績查詢、全台73所高中「校訂課程」特色完整一覽表

教育新聞
新課綱後選高中,不再以成績高低為單一考量,而會思考特定高中會不會更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未來Family》特地精心整理全台各縣市各高中的「校訂課程」,也就是最能彰顯學校辦學特色的課程,並進行分析。
READ MORE
.

教育新聞
新課綱後選高中,不再以成績高低為單一考量,而會思考特定高中會不會更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未來Family》特地精心整理全台各縣市各高中的「校訂課程」,也就是最能彰顯學校辦學特色的課程,並進行分析。
READ MORE
.

新課綱後選高中,不再以成績高低為單一考量,而會思考特定高中會不會更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未來Family》特地精心整理全台各縣市各高中的「校訂課程」,也就是最能彰顯學校辦學特色的課程,並進行分析。
 

109學年度全國73所高中「校訂課程」特色搶先看!

6月5日一早,會考成績揭曉,考生就可上國中會考網站國中會考全國試務會網站查詢成績。接下來,準高一生要立即展開選校大作戰,落點分析、研究學校,每件事都很重要。

108課綱上路,對高中帶來很大的改變包括:增加校訂必修課程4至8學分、選修學分54至58學分。這意謂著什麼?每一所學校都有各自的特色課程,高中選校變得比過去重要,這是108學年度之後升上高中的家長和學生必須知道的重要變化。

中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林永豐指出,過去多數人選校只看分數、升學率,用量化的單一指標。但現在,選校必須確認,學校有哪些校本特色課程?不同興趣的孩子、走不同進路的孩子,在學校裡是否能夠得到好的支持?

各校會依據學校願景、學生圖像、師資等條件,開設校本特色課程。從學校所開設的「校訂必修」課程,可以看出學校希望培育出什麼樣的人才、學生3年後畢業具備哪些能力,可以作為孩子選擇高中的重要參考。

108新課綱的重點精神包括:素養導向、自主學習、跨域學習/探究實作。嘉義縣教育處課程督學紀志聰分析,109學年度大多數的普通高中所開設的校訂必修課程,有以下四大特色:

1.重視閱讀理解與表達能力:

閱讀素養是孩子能夠終身學習很重要的能力,因此,許多學校開設閱讀理解與表達的相關課程,包括:建中「專題寫作與表達」、景美女中「閱讀力」;北一女、松山高中、新竹曙光女中、嘉義永慶高中、花蓮慈濟高中都開設「閱讀理解與表達」;暖暖高中與高雄三民高中「閱讀理解」、桃園陽明高中「閱讀理解」、新竹女中「素養導向閱讀與表達」、中女中「閱讀素養培力」、中二中「閱讀理解」等。

2.強調外語能力:

擁有外語能力,即可與全世界連結。位於桃園的大園國際高中,以外語特色見長,其校訂必修為第二外語,如德語、西班牙語、法語、日語等。另外,像北一女、建中、新店高中等校,也開設多種外語課程,內壢高中則開設「英語簡報」。

3.學會如何學習、問題解決能力:

自主學習為新課綱很重要的精神,在升上高中之前,大多數孩子沒有自主學習的經驗,因此,學校開課、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學習。例如:中山女中開「中山學習策略」、大理高中「學習工具與學習地圖」、景美女中與前鎮高中「學習力」、樹林高中「學習策略」,師大附中「問題解決能力之養成-閱讀理解與資訊處理」、「問題解決能力之養成-論證與提問」、嘉義永慶「學會學:學習之道」等。

4.培養跨域的探究實作力:

新課綱強調跨域實作,有高達七、八成學校開設跨域的探究或是專題研究課程,其中,有些學校會透過地方學,結合探究與實作。例如:內湖高中「風城奇緣:在地關懷與社區實作」、台中清水高中「清水學」、嘉義竹崎高中「諸羅踏查」台南永仁「奔跑吧!古都」、等。

有些校訂必修「必中有選」

考慮到每個孩子的興趣、性向不同,有些學校的校訂必修課程,提供選修的彈性,也就是「必中有選」,例如:如建中的外語有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拉丁語等,讓學生依據自己需求修課。

板橋高中的校訂必修「議題探索」,1門課4學分(上下學期各2學分),有10個不同的議題如環境、人權、法治、閱讀素養、國際教育等,供學生選擇。校長賴春錦表示,雖然議題各異,但學生都能從中學習到閱讀理解、資料整理、研究方法及製作成果、發表等能力。

另外,中正高中的校訂必修為「探究與實作」性質,也是必中有選,分五種不同領域(國語文、英語文、社會、數學、藝能等),學生選定一個領域進行探究,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自主學習的能力。

普通高中「高中優質化」相關學校之校訂必修課程

1.基北區(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



 

2.桃連區(桃園市、連江縣)


3.竹苗區(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


4.中投區(台中市、南投縣)



 


5.彰化區(彰化縣)


6.雲林區(雲林縣)


7.嘉義區(嘉義縣、嘉義市)


8.台南區(台南市)


9.高雄區(高雄市)



10.屏東區(屏東縣)


11.台東區(台東縣)


12.花蓮區(花蓮縣)


13.宜蘭區(宜蘭縣)

資料來源:http://course.tchcvs.tc.edu.tw/index.asp
資料整理:嘉義縣政府教育處紀志聰課程督學
*備註1:2學分的學校為綜合型高中,其校訂必修課程可以是學科,表格裡未列入學科型的校訂必修課程。
*備註2:因學校每年填報後均會修正資料,請以網站上資料為準,本表格僅就目前資料做整理。


數位編輯:王信惠

2020-06-12

QS最新世界大學排行 台大第66創新高

教育新聞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2021世界大學排行,麻省理工連續9年排名第一。國立台灣大學名列66,是台灣唯一列全球前百大的學府,比去年的69名再進步,也創下台大歷年來最好的排名。
READ MORE
.

教育新聞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2021世界大學排行,麻省理工連續9年排名第一。國立台灣大學名列66,是台灣唯一列全球前百大的學府,比去年的69名再進步,也創下台大歷年來最好的排名。
READ MORE
.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2021世界大學排行,麻省理工連續9年排名第一。國立台灣大學名列66,是台灣唯一列全球前百大的學府,比去年的69名再進步,也創下台大歷年來最好的排名。

QS公布最新世界大學排行榜,調查80個地區共1000所學校,以學術聲譽、畢業生就業力、師生比率、研究影響,以及國際化等項目進行排名。

台灣今年有16所大學上榜,其中躋身前500名的大學依序為:國立台灣大學排名第66名;國立清華大學168名;國立成功大學234名;國立交通大學240名;國立台灣科技大學267名;國立陽明大學298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331名;台北醫學大學387名;國立中山大學416名;國立中央大學465名;國立台北科技大學488名;長庚大學493名。

但今年我國前500名的大學,僅台大、清大、北科大名次有提高,台師大維持名次;其餘大學排名都有微幅下降。此外,這也是北科大首度進入世界500大。

在500大以外,入榜學校包括國立政治大學排名在581到590間;國立中興大學排名在601到650間;高雄醫學大學在701到750間;國立中正大學在801到1000之間。

麻省理工學院改寫紀錄連續9年第一,第2名到第4名為史丹佛大學、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第5名至10名是牛津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劍橋大學、倫敦帝國學院、芝加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UCL),依舊是歐美大學的天下。

除了歐美的學校外,排名最高的大學位於新加坡和中國大陸。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第11、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排名第13;北京清華大學排名第15,排名比去年上升。

2020-06-11

會考中投區填志願 把握3原則

教育新聞
國中會考寄發成績單,志願要怎麼填?中投區超額比序方式採「111點數制」,台中市12年國教種子教師陳建銘,建議志願選填分成「夢幻區、務實區、安全區」3原則。
READ MORE
.

教育新聞
國中會考寄發成績單,志願要怎麼填?中投區超額比序方式採「111點數制」,台中市12年國教種子教師陳建銘,建議志願選填分成「夢幻區、務實區、安全區」3原則。
READ MORE
.

國中會考寄發成績單,志願要怎麼填?中投區超額比序方式採「111點數制」,台中市12年國教種子教師陳建銘,建議志願選填分成「夢幻區、務實區、安全區」3原則。

另外,神岡國中今年改制升格神岡高工,首度招收高中部學生,最大特色是與英國F1賽車學校合作,共同開發機械設備課程。

中投區高中職免試入學會考成績「111點數制」。忠明高中教務主任、12年國教種子輔導教師陳建銘說,中投區考生比去年少了2.4%,但高分群人數上升,再加上配合教育部政策,今年高中每班再減1名,各校比去年又再減收3%學生,「前端學校的錄取分數,應會略微提高,但幅度不會太大」。

陳建銘說,中投區今年招生名額遠超過考生的人數,也就是說「有報名就有學校讀」,但要小心填志願,因中投區幅員遼闊,建議前5個志願序大膽填「夢幻區」、6至10志願可參考去年錄取狀況「務實區」、11個志願序之後填「安全志願」。

陳建銘提醒家長、考生,中投區的超額比序是「先比積分,再比點數」,舉例來說,甲同學5科A積分是30分、積點是75點;乙同學4科A++、1科B++積分28分,積點卻有96點,以中投區規則,會先錄取積分高的甲同學。

另外,高職的志願是「校科同分」原則,連續填同一所高職、不同科別都算同一志願序積分。台中神岡國中今年升格神岡高工正式招生,預計招收機械科2班、實用技能學程機械加工科1班,每班35名,保留直升名額25人,其餘對外招生。

陳建銘建議,考生填志願有疑問可直接詢問導師或輔導老師諮詢,他們最了解孩子的狀況,也要注意各個入學管道的時程,技優甄審、實用技能學程、直升、專業群科的特色招生,在免試入學填志願前就要決定好,6月17日公布各校實際招生名額、查詢個人序位區間,更有利判斷自己落點。

2020-05-25

考生注意!109會考、統測「沒戴口罩不計分」不開放陪考

教育新聞
四技二專暨二技統一入學測驗及國中教育會考分別於5月2、3日及5月16、17日登場。

因應肺炎疫情升溫,教育部今(9)宣布試場將實施嚴謹防疫措施,包括兩次考試考場人員全面都要配戴口罩

每名考生每天一片,統一由試務單位提供,沒戴口罩則該科不予計分。

READ MORE
.

教育新聞
四技二專暨二技統一入學測驗及國中教育會考分別於5月2、3日及5月16、17日登場。

因應肺炎疫情升溫,教育部今(9)宣布試場將實施嚴謹防疫措施,包括兩次考試考場人員全面都要配戴口罩

每名考生每天一片,統一由試務單位提供,沒戴口罩則該科不予計分。

READ MORE
.

四技二專暨二技統一入學測驗及國中教育會考分別於5月2、3日及5月16、17日登場。因應肺炎疫情升溫,教育部今(9)宣布試場將實施嚴謹防疫措施,包括兩次考試考場人員全面都要配戴口罩,每名考生每天一片,統一由試務單位提供,沒戴口罩則該科不予計分。另外,本屆也不開放家長陪考,改由學校組成服務隊來進行考場服務等。

主要防疫措施具體說明如下:

◆考場人員全面配戴口罩

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建議,由教育部提供口罩給所有考生,考試日每日1片,並由學校或試務單位先行配發。當考生進入考場及試場時應佩戴口罩,如經勸導或處置仍不佩戴,則禁止進入。

各節考試期間,考生於試場內應全程佩戴口罩,若拒絕佩戴且經勸導不聽,將依試場規則處理,該科不予計分(等級、級分)。且須遵守社交距離注意事項,例如:考試當日用餐時間或休息時間的交談,應符合社交距離,室外1公尺、室內1.5公尺,除用餐時,其餘時間仍請持續佩戴口罩。

◆進入考場前,全面量測體溫

未量測體溫者一律不得進入考場及試場。經量測後,額溫高於攝氏37.5度或耳溫高於攝氏38度,將進行第二次量測。如確認發燒,將引導考生至「備用試場」應試,以確保考生權益。另為避免考場入口處量測體溫造成人潮聚集,所有考場皆使用紅外線熱像儀進行初步體溫量測。

◆不開放陪考,由學校組成考生服務隊

為避免人潮群聚,考場不開放考生親友進入考場陪考,將由考場承辦學校及考生就讀學校組成「考生服務隊」,以協助考生於考場所需之服務與協助,考生服務隊由學校掌握成員之旅遊史及健康情況,進入考場前仍應配合相關防疫事項。如考生因身心障礙、重大傷病或突發傷病申請應考服務者,家長於考試前得向各考(分)區試務會申請陪考服務並獲同意者,始得進入考場。

◆維持各試場及休息區通風並加強消毒

根據公眾集會規定,各試場及休息區均會維持通風良好,提高試場及休息區之環境消毒頻率,並提供手部清潔等防疫物資,以供考生及考場人員使用,維持個人手部清潔。

◆管制考場進出場動線

根據社交距離注意事項,請各考場預先規劃考生進場、出場及考場內部移動動線,應符合社交距離,室外1公尺、室內1.5公尺,並做好標示及引導管制作為,以避免人潮聚集,考生務必配合考場規劃的動線移動,以保持適當社交距離,落實防疫工作。

◆確保整體考生應試健康與安全

為確保整體考生應試健康及安全,教育部已建立各項大型考試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等相關單位勾稽居家隔離及檢疫等考生資料機制,在考試前掌握配合居家隔離及檢疫等考生名單,並在考試前由試務單位主動通知各該考生不要參加考試。

◆保障配合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考生考試權益

在考試期間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等考生,因配合防疫而無法應試者進行補行考試的機會,參加補考考生,採外加名額方式,不影響其他考生權益。

原文:考生注意!109會考、統測「沒戴口罩不計分」不開放陪考

Section content is empty, please edit section to add content

2020-05-25

倒數不到3個月!會考縮減範圍,數學、自然、社會調整幅度最大

教育新聞
今年開學延後,但重大考試時程不變,國中教育會考仍維持5/16、17,考試範圍卻縮減。

對考生而言,面對這樣的變化,各科有何準備策略?

READ MORE
.

教育新聞
今年開學延後,但重大考試時程不變,國中教育會考仍維持5/16、17,考試範圍卻縮減。

對考生而言,面對這樣的變化,各科有何準備策略?

READ MORE
.

為防堵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教育部宣布開學延後2週,但國中教育會考時程不變,仍維持5/16、17,等於開學後不到3個月就要考試。為因應課程時間縮短,會考也首度調整、縮減命題範圍。

負責會考試題的台灣師範大學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表示,各科縮減第6冊部分單元的依據,主要參考該單位計分委員、國教署中央輔導團建議,同步考量命題依據的課綱能力指標有無對應課程,以及過去教學現場情形調整。估計國文、英語、數
學第六冊減少1/3;由三科組合為一領域測驗的社會、自然則減少第六冊約1/2課本內容。

據國中各科老師討論觀察,國文和英語會考縮減範圍「影響程度很低」,由於其著重於評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試題相較不受課本知識所限,而英語單字量也依據國中小最基本1200字詞為出題範疇。「只要考生不間斷的接觸國文,不忘記閱讀和練習,就足夠了,」新竹市竹光國中國文老師陳乃誠說。

相較下,數學、自然、社會3科目改變範圍,可能會影響考生準備方向。若以考古題出現頻率、題數分析,3科縮減的單元在歷屆會考試題中,大約占每屆測驗的總題數1至2題左右。

面對會考首次縮減試題範圍,數學、社會、自然分科老師們提供學生下列建議:

數學:意料之內!不考難度中間偏易的「立體圖形」

「數學科取消『立體圖形』單元命題,是一個可以想見、中規中矩的決定,」彰化縣田中高中國中部數學老師葉奕緯分析,立體圖形除了103年考題未出現、100年考出2題外,其餘年度都在總題數26題中考出1題,題目難度多屬「中間偏易」,對考試影響不大。

他指出,「立體圖形」單元本身即可構成一個完整的課程架構,較不受學生是否具備先備知識的影響,也建議在會考後該單元的學習上,可多透過具體可見的模型和動手實作,瞭解立體圖形的知識概念。

自然:理化電與磁就算不考也得學,地科可能變難!

台中市福科國中理化老師何莉芳表示,此次會考不納進「電與磁」單元,對考生的影響,並不會太大,往年歷屆試題大約會在自然總題數54題出現約2題。

何莉芳認為,電與磁知識應用生活化,且與高中銜接,會考範圍縮減後,原先約需進行3至4週的電與磁課程可延後,不需趕在會考前教完,因此反倒有較充裕時間讓學生學習消化。

「地科困難題目相對可能多出1至2題,」台中市惠文高中國中部地科老師楊盈盈認為,此次地科會考不考天然災害與環境變遷,對考生來說相對吃虧,由於該題型對學生而言,相對其他主題單元好理解,每年約出現1至2題。

不過,她也表示,刪減範圍與測驗範圍重疊性高,例如,板塊運動、山崩土石流就曾出現在第5冊的岩石單元,「雖然不考,但仍可融在其他章節裡頭,學生還是需要注意,」楊盈盈提供線上學習建議,學生可多利用中央氣象局官網資源,作為複習與運用知識的可靠來源。

社會:歷史不考二戰,公民、地理不納入國際單元

課本單元以時空排序的歷史科,在此次會考範圍縮減調整中,不考最末2單元:戰間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世界與當代世界文化。宜蘭縣凱旋國中歷史老師簡筠潔表示,雖不收納此2單元進考試裡頭,但此兩大時期皆曾在第2冊台灣歷史(下)、第4冊近代中國的劇變提及,因此「有無減少,就出題概念來講並沒有影響,仍然可以考到相關歷史概念」。她建議考生在預習、複習上,可多思考:國家與國家競爭間的角色、籌碼,透過多元視野有助學習。

公民會考不將國際社會與國際組織、世界公民兩單元納進範圍;地理則是不考全球經濟議題、全球環境議題。2科在109年度會考範圍以外的學習內容,皆屬於跨科別、跨單元的統整課程。

苗栗縣三義高中國中部公民老師彭心儀也表示,「九下地理與公民課程內容重疊性高,多涉及全球化」,因此學生自學、甚至教師提前教完課程都是有機會的。桃園市大有國中地理老師楊雅婷建議學生,可透過搭配課文上標註的舊範圍連結、複習,也訓練自己的統整與比較能力。此外,由於社會科多圖表,楊雅婷建議,若需練習圖表判讀能力,學生可用描圖紙畫出每一區域,如美洲、歐洲等,再用另一張描圖紙畫一個主題,如北美洲地形、氣候、產業分布等,可分開檢視,也可以疊圖看出因果關係。

綜整各科老師的備考建議,多位老師皆不約而同強調,即便範圍有所調整,但學生仍可採平常心面對。「除了收心的時程推移之外,整體準備會考的策略與心態,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也擔任國三班導師的葉奕緯說。

原文:倒數不到3個月!會考縮減範圍,數學、自然、社會調整幅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