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11 月 2020

2020-11-26

上傳學習歷程 自學生霧煞煞

教育新聞
適用108課綱的高中生都要上傳學習歷程檔案並經教師認證,不過自主學習促進會說,108學年自學生逾八千人,但高中實驗學校不多,許多人在家自學,得由家長認證學習歷程檔案,且新課綱制度繁複,自學生較難接觸相關資訊,常出現「一定要上傳嗎?」、「上傳多少件才夠?」疑惑,盼政府加強宣導。圖/文取自聯合報
READ MORE
.

教育新聞
適用108課綱的高中生都要上傳學習歷程檔案並經教師認證,不過自主學習促進會說,108學年自學生逾八千人,但高中實驗學校不多,許多人在家自學,得由家長認證學習歷程檔案,且新課綱制度繁複,自學生較難接觸相關資訊,常出現「一定要上傳嗎?」、「上傳多少件才夠?」疑惑,盼政府加強宣導。圖/文取自聯合報
READ MORE
.

適用108課綱的高中生都要上傳學習歷程檔案並經教師認證,不過自主學習促進會說,108學年自學生逾八千人,但高中實驗學校不多,許多人在家自學,得由家長認證學習歷程檔案,且新課綱制度繁複,自學生較難接觸相關資訊,常出現「一定要上傳嗎?」、「上傳多少件才夠?」疑惑,盼政府加強宣導。

自主學習促進會常務理事蔡伊婷指出,和一般生相比,自學生要花更多時間自行認識何謂學習歷程檔案,也須自己摸索學習歷程資料庫的使用介面。若不找家長擔任認證者,也要自行和高中討論,請校內教師擔任指導與認證者。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中央政府建置的學習歷程資料庫有兩個,分別是一般生的學習歷程學校平台,和學習歷程實驗教育平台,後者專給實驗學校生和自學生使用。

在上傳項目和件數方面,國教署說明,一般生和自學生的上傳規範相同,包含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等四類,每年可勾選至多六件學習成果,及至多十件多元表現作品上傳到中央資料庫。已針對高中實驗教育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作業要點製作簡報宣導,同時也告知實驗教育辦理者和學生相關訊息,以利了解新制度。

教育部也說,國教署本月會辦理全國高中實驗教育學生學習歷程填報平台說明會,邀實驗教育辦理者、教師、學生、各縣市教育局承辦實驗教育業務的人員參加。

對於自學生不像一般生能找教師認證學習作品,國教署說,自學生若沒建置學習歷程檔案,但要申請國內大學,仍可比照現行備審資料制度,自製作品集PDF檔並上傳。

不過有台北市高中主管反映,曾接到自學生主動爭取校內教師認證作品,校方在自學生通過申請後,安排指導教師定期與學生互動並討論作品,最後給予認證。教育部則強調,按學習歷程檔案作業要點,學生作品只能由他們的授課教師擔任認證者。

圖/文取自聯合報

原文:上傳學習歷程 自學生霧煞煞

2020-11-20

逾六成國一生照課本做實驗 新課綱探究實作挑戰多

教育新聞
108課綱強調探究與實作,國高中實驗課節數增加。國家教育研究院調查2738名國一學生,發現逾六成學生實驗課都按照教師或課本的指引操作,很少自己提出研究問題,探究精神不足。自然科學領域學者則批評探究與實作新制欠缺配套,部分教師目前尚無能力帶領學生想題目,中學現場實驗器材也不足。圖/文取自聯合報
READ MORE
.

教育新聞
108課綱強調探究與實作,國高中實驗課節數增加。國家教育研究院調查2738名國一學生,發現逾六成學生實驗課都按照教師或課本的指引操作,很少自己提出研究問題,探究精神不足。自然科學領域學者則批評探究與實作新制欠缺配套,部分教師目前尚無能力帶領學生想題目,中學現場實驗器材也不足。圖/文取自聯合報
READ MORE
.

108課綱強調探究與實作,國高中實驗課節數增加。國家教育研究院調查2738名國一學生,發現逾六成學生實驗課都按照教師或課本的指引操作,很少自己提出研究問題,探究精神不足。自然科學領域學者則批評探究與實作新制欠缺配套,部分教師目前尚無能力帶領學生想題目,中學現場實驗器材也不足。

國教院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黃馨瑩調查發現,逾半數中學生在實驗課上照本宣科,很少自己提出研究問題,與「以學生為本」的實驗教學有差距。

少數能自己蒐集和分析資料的學生,科學成績確實較高。調查指出,約三成的學生能自己決定要蒐集哪些資料;約一成學生有能力決定如何呈現數據、紀錄數據,並用自己的方式找出資料間的關係。

黃馨瑩說,科學實驗像是魔法,魔法棒應在學生手上,讓他們探究自己想探究的問題、能規畫要蒐集哪些資料,並自主決定如何呈現分析結果,科學成績將提升。

對此,教師指出,若要讓實驗課擺脫課本,落實實驗精神,授課教師是很重要的角色。台中市忠明國中理化教師賴志忠說,實驗課秩序難管理,有老師認為在一般教室「講授實驗」較有紀律和效率,學生成績也沒因此往下掉,不需因新課綱調整教學。做實驗也不只是動手玩器材,教師的引導教學能力也很重要。

開設課程協助中學生物教師增能的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兼任教授周成功指出,「自己提出問題」是科學研究中最難的關卡,平時專注研究的大學教師都得花許多時間想,更何況是中學教師與學生。他建議教育部由上而下推動大學與高中端合作,若高中教師有新的實驗構想,可找大學教師協助檢視,有效提升新課綱的實驗課教案品質。

周成功建議,中學端折衷作法是運用實驗課,重現偉大科學家的經典實驗,比如帶領學生執行酵母菌雜交實驗,驗證課本介紹的孟德爾遺傳定律,了解科學家發現問題到找出解答的過程。不過中學實驗器材有限,能做的實驗範圍也受限。

圖/文取自聯合報

原文:逾六成國一生照課本做實驗 新課綱探究實作挑戰多

2020-11-20

108課綱上路後 調查:逾五成民眾認為「補習很重要」

教育新聞
108課綱上路第二年,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發表國人的教育價值觀民意追蹤調查結果,高達五成三民眾認為「為讓孩子讀好學校,補習是重要的」,和課綱上路前相比,占比提升8%,是此調查所有項目中變動最大的數字。學歷越低、年齡越高者尤其這麼認為。圖/文取自聯合報
READ MORE
.

教育新聞
108課綱上路第二年,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發表國人的教育價值觀民意追蹤調查結果,高達五成三民眾認為「為讓孩子讀好學校,補習是重要的」,和課綱上路前相比,占比提升8%,是此調查所有項目中變動最大的數字。學歷越低、年齡越高者尤其這麼認為。圖/文取自聯合報
READ MORE
.

108課綱上路第二年,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發表國人的教育價值觀民意追蹤調查結果,高達五成三民眾認為「為讓孩子讀好學校,補習是重要的」,和課綱上路前相比,占比提升8%,是此調查所有項目中變動最大的數字。學歷越低、年齡越高者尤其這麼認為。

基金會民調小組委員馮清皇表示,我國補習班數量確實在增加。新課綱要求學生建置學習歷程檔案,高中和大學考試入學也大幅改變,補習班數量會因此增加或減少?值得教育當局思考。他也認為「考試引導教學」很難在短期內改變。

但從另一面看,基金會民調小組召集人郭生玉指出,調查中有一題「如果孩子可選普通大學或科技大學」,會選技職體系的占比近五成六,比兩年前增加6.4%,占比首度逾半。郭表示,過去常以為技職體系都是二等生再讀,這次結果顯示技職教育大有可為。

這份調查也顯示,近九成民眾認為「擁有一技之長比家財萬貫重要」,另外只有三成五民眾同意「學歷越高,出路越好」。

蔡英文總統喊出2030雙語國家願景,另有語發法要求111學年起本土語言納為中小學必修課。這項調查結果指出,八成八民眾同意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希望教育邁向全球化。馮清皇說,2018年的調查就有如此高比率,希望未來10年政府能把民意化為行動。另外,約三成民眾不同意高中以下教育應讓學生對台灣歷史、文化、地理有完整認識。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表示,這次調查時間為今年9月27日到9月29日,以中華電信台閩地區電話號碼簿建置的電腦資料庫為抽樣清冊,進行抽樣調查,有效樣本數為1070人,在95%信賴水準下,抽樣誤差值為正負3個百分點。

圖/文取自聯合報

原文:108課綱上路後 調查:逾五成民眾認為「補習很重要」

2020-11-20

111學年度起適用分科測驗詳細公告

教育新聞
111學年度起適用之分科測驗各考科參考試卷公告

(109年9月30日新增答題卷頁碼)

READ MORE
.

教育新聞
111學年度起適用之分科測驗各考科參考試卷公告

(109年9月30日新增答題卷頁碼)

READ MORE
.

111學年度起,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辦理分科測驗,包括數學甲考科、歷史考科、地理考科、公民與社會考科、物理考科、化學考科、生物考科,將依據108學年度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綱要(簡稱108課綱)命題。有關各考科測驗內容之調整,請參考大考中心公布之各考科考試說明,內容包含測驗目標、測驗內容、試題舉例等。為提供各界參考,大考中心再公布各考科參考試卷,內容包含參考試卷說明、整卷試題、答題卷、參考答案/評分原則、試題解析等。

👇以下為參考試卷之公布說明連結👇

https://goo.gl/forms/zn9mZn8nQAloiZEl1

2020-11-20

學習歷程上傳率 明星私校平均98%高於建中北一女

教育新聞
108學年第一學期各校學生上傳學習歷程統計出爐,明星私校如再興、延平高一生平均上傳率達九成八,完工作品數早已高於規定上限;明星公校如建國中學上傳率僅八成八。圖/取自2020高雄教育節節目頁面。
READ MORE
.

教育新聞
108學年第一學期各校學生上傳學習歷程統計出爐,明星私校如再興、延平高一生平均上傳率達九成八,完工作品數早已高於規定上限;明星公校如建國中學上傳率僅八成八。圖/取自2020高雄教育節節目頁面。
READ MORE
.

108學年第一學期各校學生上傳學習歷程統計出爐,明星私校如再興、延平高一生平均上傳率達九成八,完工作品數早已高於規定上限;明星公校如建國中學上傳率僅八成八。圖/取自2020高雄教育節節目頁面

108學年起高中生要建置「學習歷程檔案」,每學年須上傳至多六件學習成果到教育部平台,攸關未來升學成績。本報取得國教署統計上學期全台高中生預先上傳情形,明星私校如再興、延平高一生平均上傳率達九成八,完工作品數早已高於規定上限;明星公校如建國中學上傳率僅八成八。

私校指出,每學期都上傳一定件數,將來有更多元的選擇,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公校則認為,學生這一學年結束上傳即可,作品也不必傳太多,依教育部規定即可。

按規定,學習歷程應建置項目包括基本資料、修課紀錄、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四項。「學習成果」要經教師認證,學生可上傳多件作品,再由各校每學年挑選至多六件到教育部平台;「多元表現」每學年至多挑選十件上傳。

國教署統計各校學生上傳學習成果情形,明星私校如薇閣、再興、東山、延平等校上傳率都達九成八,高於建中的八成八。私校生平均上傳件數也在七到九件之間,高於公校的四到六件。

延平高中教務主任馬根善表示,校方要求每名學生每學期上傳三件學習成果,他們認為課程作品「有備無患」,比如某生到高三才決定念牙醫,突然發現沒有美術課成果,升學恐扣分。每學期都上傳一定件數,將來才有更多元的選擇。該校也鼓勵家長和導師一起扮演督促學生的角色,積極投入學習歷程建置。

馬根善也說,延平為充實大家的資料,開設符合大學各學群的選修課程,開課總數也高於教育部要求。另也替學生規畫社團等課後活動,推薦相關營隊,充實學習歷程中的多元表現內容。

建國中學校長徐建國則說,教育部規定的是上傳上限而非下限,學校只會提醒學生不要傳太多。高雄女中校長林香吟分析,私校有招生需求,衝數量之下上傳率自然高。公校則按部就班處理,要求學生在這一學年結束上傳即可。但雄女會特別請學生留意對於上、下學期對開的課程,因為這些課如果上學期沒修,下學期就修不到,修課時應列入優先排序。

負責建置國教署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庫的暨南大學教授洪政欣說,雖然目前上傳率有高、有低,但最後勾選上傳的件數有上限,學習歷程重質不重量。他也說,每個學校都代表一個品牌,若真的有私校直接替學生打造完美的學習歷程,而非讓學生自己完成,都能從學生進大學後的表現看出來。

高中生上傳學習歷程,各大學校系也同步規畫學習歷程審查流程,提升審核信效度。洪政欣分析,最多校系擬重點審查學生的反思心得,如何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敘述分析自己的高中三年學習表現及優勢,將是重要功力。學習歷程資料庫也正開發模擬系統,讓學生高一、高二就能預寫心得反思,做為暖身練習。另外,每件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都可撰寫100字的內容簡述,未來「用100字吸引教授」也重要。

文/取自聯合報

原文:學習歷程上傳率 明星私校平均98%高於建中北一女